陈诉摘要
5.23国家通常部署六个方面的33项一揽子措施来“稳定经济”。5.25大盘国务院稳定经济会议强调“稳步增加就业”。随着海地区疫情趋缓,各项复工复产政策陆续出台,中国政策经济预期最沮丧的阶段基本远去。5月中旬,央行就金融4月份统计数据回答记者提问时,提出“宏观杠杆率将有所上升".我们判断“加杠杆”将成为“稳经济、保就业”政策的重点发力点。
“稳增加”政策进入“再加杠杆”新阶段。我们在1.16 《稳增加回调,增持良机》和2.10 《稳增加右侧,价值发展怎样选择》中指出,“稳增长”政策有六个阶段:t0和-t5。纽带层面的“(再)加杠杆”表述,基本在T2前期,而本轮“加杠杆”表述滞后。根据历史数据,在表达“(重新)加杠杆”两个月后,T3(社会融入拐点作为一个基本城市出现。目前市场处于T2后期,价值动能将继续占优,但也要兼顾部门小盘发展的动力(政策预期驱动)。
在当前仍处T2(政策麋集落地)阶段后期,价值先行,小盘发展兼顾。,,我们在2.1 《地产链稳增加,22年怎样结构?》提醒,房地产“稳增长”的政策将告一段落,房地产链条可以持续获得绝对和超额收益。根据广发地产团队的判断,地产链条“稳增长”政策分为“稳定产能?销量稳定?信用稳定?稳定投资的4个阶段。目前房地产政策集中在“稳销售”环节,意味着未来房地产“稳增长”政策还有很多“接班人”。我们判断:在房地产“稳中有升”的政策转向收紧之前,房地产链条的行情仍可持续。
在“再加杠杆”偏向一:地产链“稳增加”政策麋集落地。,,我们在2.8 《“双碳”新思绪:传统产能再加杠杆》: 16提醒在-, 17年的“供给侧创新”和18年的“去供给常态化”政策下,国企传统周期性行业盈利能力提升,杠杆率下降,自由现金流占比高,有能力/意愿进行“加杠杆”的低碳转型。我们计算,国企传统周期行业的“附加杠杆”总共可以释放约15万亿的新增信贷空间。我们评选的“低碳转型50”和“国改”;低碳30 "指数自20年末以来持续获得显著超额收益。
“再加杠杆”偏向二:国企传统产能“低碳转型”。's大盘科技开发单位耗费资源过多,导致供需结构恶化;而小盘发展股(市值500亿以下)的资源支出相对有限,稳定的供需支撑盈利能力。建议景气度有望高位改善、“加杠杆”空间较大的关注,小盘发展股板块,也有望成为“加杠杆”的新偏好——光伏(设备/辅材/电池模组/逆变器)、新能源链上游(锂/电池化工)、TMT(游戏/VR)、消费(摩托车/小家电/医美)。
疫情反复,出口预期低,经济下行超预期,通胀制约流动性,中美关系不确定。
“再加杠杆”偏向三:杠杆率较低的高景气细分领域。
焦点假设风险:
陈诉正文1
在“稳增加”政策进入“再加杠杆”新阶段,总书记主持的政治局会议上,强调“稳增长”的预期目标不能动摇。“疫情要防,经济要稳,增长要静”,1.1
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大会,强调“稳增加+保就业”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了稳定经济的一揽子措施,包括6个方面33条措施,主要包括:金融及相关政策,努力稳定市场主体和就业;金融政策;稳定产业链供应链;促进消费和有益的投资;保持能源安静,保障基本民生。